钢结构建筑承重检测

2020-07-23 浏览次数:373

一、检测鉴定依据

    对该项目的检测鉴定主要依据以下标准、规程进行:

(1) 建筑施工图、结构施工图及有关的施工资料;

(2) 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(GB 50009-2012);

(3) 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 50011-2010);

(4) 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》(JGJ 8-2007);

(5) 《建筑抗震鉴定标准》(GB 50023-2009);

(6) 《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》(GB/T 50621-2010);

(7) 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 50205-2001);

(8) 《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》(JGJ 81-2002);

(9) 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(GB 50017-2003);

(10) 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》(GB 50018-2002);

(11) 《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》(CECS 24:90);

(12) 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》(GB/T 50344-2004);

(13)   工程质量检测委托书。

二、检测仪器

(1) 游标卡尺;

(2) 焊接检验尺;

(3) 超声焊缝探伤仪;

(4) 钢材厚度超声测试仪;

(5) 涂层测厚仪;

(6) 卡钳;

(7) 激光测距仪;

(8) 5m钢卷尺;

(9) 其他相关检测仪器。

三、检测鉴定内容

1. 资料调查

(1) 图纸及资料调查:包括结构设计图,了解原设计意图、要求和技术背景。

(2) 调查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钢材、焊条等材料的送检报告及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自检资料。

2. 现状调查

进入现场后首先对工程进行全面的宏观观测,包括结构构造、各构件的外观、构件的使用状况及结构的整体性、位移(侧移、扭转)、渗漏、锈蚀和局部变形,对发现的损坏处将作为检测重点进行实际检测。

3. 现场检测

1.1.1 平面布置及结构体系检测

现场检测建筑物的整体平面布置及结构体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。

1.1.2 钢结构几何尺寸检测

采用激光测距仪、钢材厚度超声测试仪及游标卡尺对构件间距及构件尺寸进行检测;对于钢构件尺寸的检测,应检测所抽样构件的全部尺寸,每个尺寸在构件的3个部位量测,取3处测试值的平均值作为该尺寸的代表值。

1.1.3 构件平整度检测

(1) 对柱的倾斜或挠曲进行检测,对梁构件可在构件支点间采用拉线法检测,然后测量各点的垂直度与偏差。

(2) 分别在平面内和平面外两个方向,对钢结构梁的整体变形情况进行检测。

1.1.4 节点连接检测

节点连接主要检测以下内容:

(1) 检测节点板外形尺寸及节点板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
(2) 用钢直尺作靠尺检测节点板的平整度。

(3) 检查是否存在因螺栓孔造成的节点板实际尺寸的减小。

(4) 检测节点板有无裂缝、局部缺损等损伤。

(5) 焊缝连接检测

采用目测、敲击及焊接检验尺,对焊缝的外形尺寸、裂纹、气孔、夹渣、焊瘤、咬边及弧坑等质量缺陷进行检查。

焊缝质量等级评定:采用焊缝超声波探伤仪对二级以上的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探伤,以检测焊缝内部缺陷,抽检比例为二级以上对接焊缝的20%。

采用焊接检验尺、钢尺等工具对角焊缝的焊脚尺寸、对接焊缝的焊缝宽度及焊缝余高等外形尺寸进行抽样检测。

1.1.5 防火涂层厚度检测

采用涂层厚度测量仪对钢构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测量。

1.1.6 钢结构构件烧损情况检测

对杆件的变形情况进行检测。

1.1.7 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

根据现场实际检测数据、原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,采用PKPM结构计算软件建立结构计算模型,并对结构构件的现有承载能力进行复核验算,评定现有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实际使用用途的安全性使用的要求。

4. 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

根据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结果,并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及国家有关规范,对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进行鉴定,并提出鉴定结论。

5. 编写检测鉴定报告

综合上述检查、检测情况、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情况及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情况,出具整体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,并针对不满足安全性要求的构件提出处理建议。


m.zjygc66.b2b168.com
top